目前分類:好文好書好電影 (3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anario canary pájaro bird.jpg

 

最近在閱讀日本作家湊佳苗的《往復書簡》,

查詢資料時讀到了日本詩人西條八十的一首詩-「金絲雀」。

文章標籤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幾天看了電影《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上網搜尋了一下電影資料,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還有拍成電視日劇用另一種表演方式呈現給喜愛這本書的讀者與觀眾們。雖然只看過電影,日劇還尚未看過,但聽到了此部日劇的主題曲-《蕾》,覺得曲調和歌詞內涵都十分好聽,與此部影片所想表達的親子之情與家庭牽絆也非常適切。

 

另外特別的是,此首歌曲的MV中,利用手的影子在布幕上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動物,而各種動物的互動動作所表達出的情感也都跟親情有關,令人印象深刻,還會帶有像看電影時的那般淡淡的哀傷與深深的感動,也與大家分享~

 

 

 

日本樂團可苦可樂 - 第14張單曲《蕾》

 

 

 

可苦可樂 KOBUKURO(日文:コブクロ)是一個由小淵健太郎(KOBUCHI kentarou)和黑田俊介(KURODA shunsuke)兩人於98年所組成的日本流行音樂團體。名稱的由來是兩位成員姓氏的前兩個字(コブチ—小淵及クロダ—黑田)。

 

兩位團員相識於關西的街頭表演上。原來分別是不同公司的上班族,由於太喜歡創作音樂以及演唱,因而辭了工作只為專心民謠音樂事業的兩個人由於背景相似,再加上喜歡以吉他創作、譜詞的愛好,很快地兩人便組成雙人組開始到處演唱。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相差懸殊的身高(黑田192公分;小淵168公分)。

 

《蕾》是日本樂團可苦可樂的第14張單曲,也是富士電視台的電視劇《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的主題曲。感人的電視劇配搭這首悲傷無奈而又蘊含著力量的主題曲,使電視劇和這張單曲都大熱。於2007321日發行,是2007年度日本銷量第3位的單曲。

 

單曲在網路下載方面更是創造了歷史,手機片段下載量在2008220日突破了300萬,是當時日本邦樂史上最高的下載量;手機全曲下載也超過了100萬。

 

2007年底,可苦可樂憑此曲獲得第49回日本唱片大賞,成為史上第一個奪得這個大賞的男子民謠組合,也是可苦可樂出道以來的成績最大的肯定。小淵健太郎在領獎時表示「今天是帶著和母親一起的心情來演唱和領獎」。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蕾》歌詞:  

 

*日文歌詞

 

涙 こぼしても 汗にまみれた笑顔の中じゃ

 

誰も気付いてはくれない

 

だから あなたの涙を僕は知らない

 

 

 

絶やす事無く 僕の心に 灯されていた

 

優しい明かりは あなたがくれた 理由なき愛のあかし

 

 

 

柔らかな日だまりが包む 背中に ポツリ 話しかけながら

 

いつかこんな日が来る事も

 

きっと きっと きっと わかってたはずなのに

 

 

 

消えそうに 咲きそうな 蕾が 今年も僕を待ってる

 

掌じゃ 掴めない 風に踊る花びら

 

立ち止まる肩にヒラリ

 

上手に乗せて 笑って見せた あなたを思い出す 一人

 

 

 

ビルの谷間に 埋もれた夢を いつか芽吹いて

 

花を咲かすだろう 信じた夢は 咲く場所を選ばない

 

 

 

僕等この街に落とされた影法師 みんな 光を探して

 

重なり合う時の流れも

 

きっと きっと きっと 追い越せる日が来るさ

 

 

 

風のない 線路道 五月の美空は 青く寂しく

 

動かない ちぎれ雲 いつまでも浮かべてた

 

どこにも もう戻れない

 

僕のようだと ささやく風に キラリ舞い落ちてく 涙

 

 

 

散り際に もう一度 開く花びらは あなたのように

 

聴こえない 頑張れを 握った両手に 何度もくれた

 

 

 

消えそうに 咲きそうな 蕾が 今年も僕を待ってる

 

今もまだ 掴めない あなたと描いた夢

 

立ち止まる 僕のそばで

 

優しく開く 笑顔のような 蕾を探してる 空に

 

 

 

*中文歌詞

 

眼淚即使奪眶而出在汗水淋漓的笑容中

 

誰都不會注意到

 

所以我不知道你流了淚

 

 

 

沒有會徹底消滅的事因為會在我心中被點亮

 

這溫柔的光亮是你所給我毋須理由的愛的證明

 

 

 

在我背後充滿著陽光普照的溫暖雖然孤伶伶地說話

 

但我明明知道

 

絕對絕對絕對會面臨這樣的日子

 

 

 

像是為了凋落而將要綻放的花蕾今年也在等我

 

手掌無法抓住在風中飛舞的花瓣

 

停下腳步靜悄悄地順利地飄落在肩上

 

我展開笑顏因為想起了你我一個人

 

 

 (資料來源: 網路)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14/8/17 感謝今天有格友們來看這一篇去年寫的文章,

這是一部很細膩也很真實呈現的電影,在看的時候很容易融入其中,

就像是身邊的、或是自己曾有過的心情與故事。

Ginger自己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忍不住再po一次,

並加上部份電影劇照,再次與大家分享~~^__^

 

(以下原文寫於2013/8/19)

 

電影介紹: 改編自日本暢銷國民小說《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故事敘述作者-中川雅也-在前一半人生中與他老媽相處的回憶。喔對,有時候還加上他老爸。

文章標籤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站在爸爸的腳上:皇帝企鵝的故事

 

你知道在企鵝的世界裡,都是由企鵝爸爸孵蛋喔!

記得與孩子一起共讀過這一本書-《站在爸爸的腳上:皇帝企鵝的故事》

那時候就好喜歡這個故事,好溫馨、好可愛、好溫暖~

文章標籤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賈伯斯在2005年於美國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的演講文與影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賈伯斯 - 人生的三堂課


今天很榮幸能參加這所全球頂尖大學的畢業典禮。坦白說我大學根本沒畢業,所以現在大概是我最接近大學畢業典禮的一刻。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自己人生中的三個故事;沒有什麼波瀾壯闊的情節,就只是三個小故事而已。


第一個故事:人生片段的連結


我進里德學院(Reed College)才六個月就休學,卻繼續在學校待了大約十八個月才真正離開。我休學的理由得從我出生前開始講起。


我的生母是個年輕未婚媽媽,在大學念研究所,她決定把我交給別人領養,並堅持領養人必須具有大學學歷,所以她安排好一切,要讓一對律師夫婦照顧我。就在我出生後,這對夫妻卻臨時反悔,因為他們想要的是女孩。我的養父母排在後補名單上,於是在半夜裡接到一通詢問電話:「這裡有個小男嬰要找人收養,你們有意願嗎?」他們滿口答應。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的養母並沒有大學學歷,而我的養父根本連高中都沒畢業,所以她拒絕在最後的認養文件上簽字。不過我的養父母向她保證將來一定讓我上大學,所以幾個月後她的態度終於軟化。


這就是我人生一開始的遭遇。


十七年後,我的確進了大學,卻天真的選了一所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學校,我的父母是藍領階級,為了籌學費掏出畢生積蓄。六個月後,我認為上大學一點意義也沒有,不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也不知道上大學對這方面有什麼幫助,卻要為了上大學,花光父母所有的存款,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著實讓人憂心,但現在回頭看,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


休學之後,我再也不必上無聊的必修課,可以旁聽自己喜歡的課,只是情況並不完全美好。我沒有宿舍可住,只能在朋友的房間打地鋪,靠回收可樂瓶每個五毛錢的回收金填飽肚子,每個星期天晚上我會走七哩路,到鎮上另一頭的印度教神廟吃頓大餐。我喜歡這樣的生活。當時我出於好奇,依照直覺選擇走這條路,路上遭遇的種種障礙,如今都成為生命中的無價之寶。


舉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提供了堪稱全國第一流的藝術字課程,校園裡的所有海報、抽屜上貼的標籤,全都是美麗的手寫藝術字體。由於我已經休學,不必修一般課程,所以我決定去上藝術字課程,學習襯線字體(serif)與無襯線字體(san serif),也學會變更不同字母組合的字元間距,更了解活版印刷術的偉大之處。藝術字體具有的精緻之美,以及歷史與藝術特質,是科學所無法呈現的,這點讓我深深著迷。


我從沒想過學這些對未來有什麼實際幫助。但十年後我們在設計第一部麥金塔電腦時,我回想起當時所學的一切,因此在麥金塔電腦裡設定了這些字型,打造出第一台具有漂亮字型的電腦。如果當初我沒有旁聽這門藝術字體課,麥金塔電腦就不會設定多種字體以及字元間距完美的字型,而由於微軟的視窗系統正是抄襲麥金塔電腦,所以很可能個人電腦就不會有這些設定。如果我沒有休學,就不會旁聽藝術字課程,個人電腦可能就不會有現在這些漂亮的字體設定。


我在里德學院時,當然無法預見未來,察覺這些事之間的關係,但是十年後回顧一切,每件事的關聯都變得十分明確。


我得重申,你無法預見各種事情之間的關聯,必須等到將來回頭看才會明白,所以你必須相信現在生命中的一切必定會影響未來。你必須抱持某種信念,不論是相信自己的膽識、命運、生命或是因果都好,你必須相信目前的一切會影響未來,才有信心順從直覺,即使選擇的道路與一般人不同亦無所懼,唯有抱持這種信念才能成就不凡的將來。


第二個故事:熱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找到自己畢生的職志。我在二十歲時與朋友合作,在我父母家的車庫裡創辦了蘋果電腦。我們努力打拚,十年內就讓蘋果的規模從一間車庫、兩個員工,擴展為市值達二十億美元、員工人數超過四千人的公司。


在此前一年,我們才剛推出最佳傑作──麥金塔電腦,我當時剛滿三十歲,卻在此時被公司開除。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這麼說好了,隨著蘋果電腦的規模逐漸擴大,我們請了一位十分有才幹的人和我一起經營公司,第一年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但後來我們對未來的願景開始分歧,最後終於決裂,而公司董事會決定支持他,於是我就在三十歲時被公司炒魷魚,而且還鬧得眾所周知。


我頓時失去生活重心,簡直就像世界末日降臨一般。之後幾個月我完全不知所措,覺得自己讓企業界前輩失望,失手弄掉了他們交付給我的棒子。我簡直是公開的失敗者,甚至想逃離矽谷。後來我慢慢想通了,我仍然熱愛原先的工作,這股熱情私毫沒有因為在蘋果遭受的挫敗而改變。我雖然遭到否定,但仍懷有熱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看出來,但現在仔細回想,被蘋果開除其實是我人生中最好的經歷。重新開始的輕鬆取代成功的重擔,一切都充滿可能性。我因此獲得解放,進入這輩子創意最豐富的時期。


接下來的五年內,我創辦了NeXT以及另一家公司皮克斯(Pixar),同時也愛上一位絕妙女子,並娶她為妻。皮克斯製作出全球首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如今已是全球最成功的動畫公司。接著我的人生出現轉捩點,蘋果購併了NeXT,我重新回到蘋果,而NeXT所開發的技術更成為蘋果重生的關鍵;同時間蘿琳與我也共組了幸福的家庭。


我很確信,如果當初沒有被蘋果開除,剛剛提到的事都將成為泡影,這就像是我人生的苦口良藥。有時人生會遭遇迎面而來的重擊,但不要因此失去信心。


我深信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就是我對工作的熱愛。一定要找到自己所愛,這個道理不但適用於職場,在情場上更是如此。工作將成為生命中的一大部分,唯有從事自己認為理想的工作,才能獲得滿足感,而只有熱愛工作,這份工作才會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事業。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請繼續追尋,不要妥協。一旦你找到熱愛的工作,自然就會知道,所有與內心有關的事物都是這樣,而隨著你年復一年投入,一切將漸入佳境,就跟所有理想的關係一樣。所以請繼續追尋,不要妥協。


第三個故事:死亡


十七歲那年我看到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大致上是說:「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會猜對的。」從那時起,往後的三十三年,我每天早上都看著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天,我會想做今天要做的事嗎?」如果連續好幾天的答案都是「不會」,我就知道該做些改變了。


提醒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是我人生中最重大的遭遇,也成為我做重大決定時的重要工具,因為幾乎一切事物,包括外界的各種期望、所有榮譽、面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已不再重要,剩下的才是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用死亡提醒自己,是避免陷入患得患失情緒最好的方法。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不率性而為。


二OO四年,醫生診斷出我得了癌症。我在上午七點半接受斷層掃描,檢查結果確定我的胰臟長了一顆腫瘤,當時我根本連胰臟的功用都搞不清楚。


醫生告訴我,他幾乎肯定這種癌症無藥可醫,我大概只剩三到六個月可活。他建議我回家好好安排未來,這是他們表達「準備等死」的另一種說法,表示你得在幾個月內,把未來十年想對孩子說的話講完,也表示你得好好向家人說出內心想法,讓他們能面對這件事。這表示你得向大家道別了。


我整天都在想這個診斷結果。當天晚上我做了切片檢查,醫護人員將內視鏡伸進我喉嚨,進入胃部再伸進腸子,然後用探針從胰臟的腫瘤裡採集一些細胞。我當時接受麻醉不省人事,而我太太在場陪著我。她告訴我,醫生用顯微鏡檢視癌細胞後高興得大叫,因為那是非常罕見的胰臟癌,可以靠外科手術完全切除。我動了手術,很幸運的,現在已經沒事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刻,希望也是未來幾十年最接近的一次。


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死亡已經不再是單純出於想像的實用概念,現在我能比前更肯定的告訴大家這點。沒有人想死,即使是想上天堂的人,也不想經歷死亡才進天堂,但死亡是所有人共同的終點,沒人逃得過。這是自然的法則,死亡極可能是生命中最偉大的發明,是帶動生命改變的媒介,為我們送舊迎新。現在你們是新的一代,但總有一天你們也將步入老年,離開人生的舞台。抱歉形容得這麼戲劇化,但事實就是如此。


生命短暫,不要浪費時間過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不要受教條所限,照著他人的想法過日子;不要讓他人的意見蓋過自己的心聲、想法和直覺。你的內心早已明白自己未來的方向,其他人的想法都只是次要的參考意見。


我年輕時有一本很著名的期刊叫《全球目錄》(The Whole Earth Catalogue),可說是我那一輩人人必讀的聖經。最後一期的封底有張照片,是清晨的鄉間道路,照片下有一行字「求知若渴,虛心若愚」,那是編輯群向讀者道別時留下的訊息。


「求知若渴,虛心若愚」,我總是如此期許自己,現在你們畢業了,即將擁有嶄新的人生,我也以此期許你們:求知若渴,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謝謝大家。


 


文章及影片來源: 親子天下雜誌/方淑惠譯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7144&page=1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一天早上姊姊請我吃早餐,

我想起以前很愛跟她一起唱的一首法文歌"Je m'apelle Helene(我的名字叫伊蓮)"~

我們倆個人都不知道歌詞,

只是很愛學著歌裡的法文口音,

隨意亂捲舌亂亂唱!!!! 

文章標籤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Ginger : 這一篇文章出自於講義雜誌2013/4月份,因為這一篇文章,我看了文章中所介紹的電影《找回心方向》,這是一部有些沉重卻很真實也很有感觸的電影。而文章一開頭引述了柏拉圖的話語,我也想試著找到柏拉圖這句話的原文,總覺得或許原文會更了解柏拉圖的原義吧! 但試著找了好幾天,卻找不到這句話的原文與出處,而自己在找尋的過程中對柏拉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這真的是太意外的收穫了! (有研究哲學或是兒童心理學的格友們知道柏拉圖這句話的原文與出處嗎?? 歡迎留言告知,非常感謝~~)


 


心想事成的代價/李翊菱


對孩子最殘酷的待遇,就是讓他心想事成。---柏拉圖


柏拉圖是哲學家,同時也對兒童心理有精深的觀察。他說:「對孩子最殘酷的待遇,就是讓他心想事成。」這句話真是顛覆天下人的價值觀。因為「心想事成」是每逢年節,最多人的祝福用語。腦海裡也不斷重整此言之價值,企圖找到答案。而我就在一部電影裡,印證了柏拉圖的這句話。


青少年的心思令人難以捉摸,是眾人公認的教養話題。但每一次的演講或座談,我總是站在不被理解的孩子這邊,為他們的立場發言,向為人父母的聽眾,訴說孩子的「心」苦。終於有電影導演,願意帶著忙碌、不謙卑的教養者,來探索青少年時期孩子的教育問題。當情緒爆發時,孩子何以成為不定時炸彈?正如俗語所說:「要懲罰一個人,就是讓他做一件後悔的事。」說明釀成災難最大的後果,就是父母的悔恨與生活的瓦解。


電影原名是《漂亮男孩(Beautiful Boy)》,臺灣譯為《找回心方向》。會提出原文的片名,是因為外表乖巧、安靜、有禮的「漂亮男孩」,正是父母心中最期待的孩子樣板。殊不知愈是不說話、乖巧的孩子,父母應該更小心地陪伴與觀察,因為他們的內心是孤獨的。男孩的母親是一位成功的出版社編輯,父親也擁有不錯的事業。這兩人在兒子做出不可思議的校園暴力事件後,先是相互指責對方的疏忽,又彼此以為自己給了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就是盡責。


權力、名聲、地位、享樂,是心想事成的結果。所有企業教育訓練,無非是教人如何以有效的方法,達到目標,走向事業巔峰。換言之,就是教大眾如何運用有限的生命,去爭取無限的慾望。我常思考一個問題:有多少成功的事業家,他的人格特質是成熟的? 例如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願意接受失敗的經驗、有解決衝突的能力、言行合一的態度、能夠讚美與正向回饋他人、有幽默感,最重要的是有創造新生命的勇氣。


長期關注性格教育發展的我,身旁不乏所謂「成功人士」的朋友。他們表現在外的行為,都充滿焦慮、不承認自己的缺點、說一套做一套。任何一種教育養成,都有其因果關係。成人的一切行為,反映著原生家庭的教養價值觀。所以「反省」是必要的。電影裡的男女主角,成功地做到被訓練出來的修養,那就是彼此在受到驚嚇的剎那間,相互擁抱,安慰對方。但他們一方意識到應該向社會道歉,另一方則選擇逃避。逃避者,認為不能讓孩子釀成的悲劇,影響到自己既有的社會地位。崩潰的夫妻就這樣輪流扮演著「面對真實者」或「逃避者」的角色。充滿張力的劇情描繪出真實的人性,令人唏噓。


柏拉圖的提醒該被重視了。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予取予求沒有半點委屈,或長期受父母壓抑,到了團體生活圈內,當孩子不知如何處理事務時,也許只能選擇逃避。一名科技界友人,常提起當年因為成績優異,以第一名之姿保送某名校。不巧的是,當年真正的第一名,剛好也在同一家公司,與他成為同事,事情自然被拆穿。這就是從小無往不利的孩子,要求凡事形象完美,步入社會依然要粉飾自己。


相信電影《找回心方向》裡的教養者,因為有「無法不完美」的特質,讓自己變得更辛苦。例如不准旁人弄髒廚房,冰箱門歪了,不等男主人來修復,自己就拿了鉗子把它搞定。類似女主角強勢的行為與求完美性格的人,容易給身旁的人壓力而不自覺。人活著雖需目標,但人生有階段性,應該適時做調整。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需要更多心思來照料,例如一起探討他們心裡的不安,站在與孩子相同的高度,陪他們解決「重要」的事情。如果孩子盡力了依然未達理想,此時應給予安慰不要指責。藉機解釋現實生活裡的真實情況,並非凡事皆順利,無須沮喪,進而逐漸培養孩子面對新事物的挑戰能力。


富裕的居家美學,不一定能讓孩子領受到成長的快樂與溫暖。畢竟物質的滿足,無法取代孩子的不安。影片裡的少年,事發前一晚試圖與父母談談心底的絕望,希望有人能代為解惑: 為什麼父母經常爭吵,為何要分開? 雙親用三方電話與兒子溝通,又一次以虛情假意的寒暄,壓抑一分鐘前夫妻爭吵的情緒。「不讓孩子感受到如此氣氛」,是大人們常一廂情願的認知。敏感的孩子,只是不說而已。羅素曾說:「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人生缺憾難免,如果不完美也能提供幸福的來源,那麼能不能心想事成,好像不重要了。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簡媜──老愛麗絲夢遊仙境


文/孫梓評 (聯合文學 2013/04)


約定的咖啡館外頭,遠遠地,她就把我認出來了。彷彿前一秒我猶是那熱烈的少年,從大雨的村莊涉水離開,為了去文藝營聽她的課。彷彿前一秒我們才在滿藏大雁叢書的地庫搬運,她慷慨贈書,供文藝社團書展鬻書,營收所得用以製作獨立刊物。彷彿前一秒我才在眾聲喧譁的聚會,輕輕喊住她,請她為我的《紅嬰仔》簽名。時間簌簌流過。前一秒我還貪讀她以詩意或詼諧的筆,誌寫愛情餘聲、鄉音稻浪、城市切片,她的輕舟卻逕自行遠──儘管華髮早生,一身俠氣未減,這一次,她明澈的眼眸,折映了我尚未得見的旅程:老,病,死。在這場她所笑稱的「老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究竟,是誰等在銀閃閃的地方?


Q.您的作品一直有著清楚的「書」的概念,而非僅將近期創作結集,前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吃朋友》,也都主題鮮明、趣味盎然。然而卻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新作,近五年醞釀,高達二十六萬字產出,也是您出版履歷上罕見的,有什麼特殊原因嗎?從〈銀針掉地〉到〈鎏銀歲月〉,書寫心境有什麼轉變?


A.也許跟人生閱歷有關:現在出書,不若年輕時有種急迫感,被每隔一段時間便該有新作問世的自我要求所逼迫。現在我希望能慢慢醞釀、思索一個大主題,用較多時間將作品完成,未來也會朝這樣的模式前進。倘若因某專欄邀請、出版社主題式規劃,在半年或一年內完成一本書,於我而言已無新意。這本書是我出書第二十八年、第二十號作品,好像真的可以把腳步放得慢一點了。


寫〈銀針掉地〉時,自己還年輕,根本沒有能力寫「老」,也不確知「老」是怎麼一回事。近年頻繁告別親人,在人生的現場學習,才真正思索起與「老」相關的課題。因此書寫心境自是大不相同的。


我發現,老年人是生活在孿生地球上的:高高低低的街道,提供年輕人跳躍的機會,但對老年人來說,每一步都是刀山油鍋。換言之,如果我只有二十來歲,我不會注意到街頭那位盛裝的「女員外」,因為視線太忙了,唯像我此刻的年紀,才會看到那樣一個穿著壽衣的老奶奶,彷彿窺見一個令我黯然神傷的縫隙,進入一本「老愛麗絲夢遊仙境」,整本書也是這樣開始的吧。


Q.散文透明,洩露創作者腳蹤,《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宛若先知警聲,當多數人貪看青春可愛,您的眼神逆向降落在各色老者身上,何以您稱它為「死蔭之書」?


A.所謂「青春」,不可能只有肉身美好,青春期的泥濘也要概括承受。因此我從不覺得要放棄此刻好不容易築成的城堡,重返風暴。同時,不管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終要領取死亡。如果死是必然的,能不能換個角度看待?一味以抗拒心態哭喊、憎恨,於事無補。醞釀此書期間,諸多長輩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我觀察到,基於對死亡的恐怖與驚懼,很多人不談論不面對不接受,徒然留下痛苦的尾音。既然我寫了誕生之書《紅嬰仔》,寫了《天涯海角》談身世的追尋、自我的認同,有一天我們的生命終要結束,也就需要一本《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此書確實是近四、五年間,我心境上最貼切的描述。我認為只有進入老年,經歷疾病,走到人生終點的人,堪稱「完成」。從此角度看,完成人生是何等的恩賜。多少人沒有機會去完成他的五味雜陳──情感被鞭打,夢想被揉碎,不也是一種經驗?


稱此書「死蔭之書」,第一層意義:我們無法迴避「死亡」;第二層意義,要把握時間,把未實現的事做完,有朝闔上雙眼,感到這一生無所遺憾,那將有多美。「蔭」也有陰影之意。我與死亡打照面甚早,前一階段,覺得死亡是邪惡的,是陰影。但到此刻,思考死亡,便成為一個「蔭」,一種氛圍,甚至還可以有一些文學的想像。它意味你在太陽下的工作,已告一段落,工作做得滿好的,現在有棵樹在那兒,你可以坐在樹下領受應得的休息──前提是你得工作認真,樹蔭才會提供甜美的休息。若你在太陽下與人械鬥,傷天害理,樹蔭所提供者,便真是陰影與詛咒。


Q.雖然《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有大量篇幅觸及老、病、死,但似乎較不關心「死後」(僅〈冥界神遊〉一篇〉)?您以活潑健康的態度,瀟灑地表明:「今生有恩報恩,有仇解仇,前世不記得,來世不相逢」,這也使得此書雖談老病死,但核心之所向,乃「好好地活」。在延命也延病的長壽枷鎖裡,您不僅強調「零雜物」的重要,也在〈版權所有的人生〉裡玩味命運,其言諄諄,您是否想過此書的「理想讀者」為何?


A.確實我較不關心死後世界,就像齊邦媛老師說她對死後世界毫無所求。有無死後世界,我們此刻所歷的人生都是唯一的。如何與相遇之人完成美好記憶,才是我現階段人生認可的重要價值,果能如此,人際關係中的針鋒相對就不會出現,我也自然具備某種能力,去消滅那些負面。


無論如何,人生已無法更換,若此人生是好,則予以珍惜;若這是一本很難讀的人生,我們還有那麼多機會去學習、擴充,應好好增強自己,把這本苦人生讀完、跟命運求得和解。因此,此書必須寫〈版權所有的人生〉,唯當你的人生已得和解,此後的老與疾病,才有可能往好的方向前去。若你一直擱淺於深淵,不能脫出,未來必定無法愉悅、感恩。人不只外貌隨時間老去,心態也該隨之成熟。以前會問:為什麼給我深淵?現在知道命運背後自有其贈禮,難道深淵除了阻礙,沒有其他的提示跟啟發?


根據統計,台灣五十歲以上人口有711萬人,他們是此書最想對話的人。我們這一代是較老派的一代。傳統價值觀形塑了我們,我們也用傳統方式照顧父母,但下一代不可能用同樣的方式陪伴我們老去。身處新舊兩個的夾縫間,年輕時要拚搏,到老了也還要拚搏。


Q.您的長期讀者,想必會發現書中「阿嬤的老版本」系列,將過往曾隱約現於多篇文本的往事,再一次翔實重述,讀來教人心疼、不忍。您如此細膩重提往事,除了以百歲阿嬤作為模範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意圖?書裡也特地收錄與齊邦媛老師的對話,和「第二個爸爸」一生的素描,這些美好的人物,是您刻意希望讀者思齊的長者模特兒嗎?


A.我很幸運,總是遇到美好的心靈。品質很壞的人也遇過,但很快便散去。我的成長背景是一門孤寡,但如今再看,卻發現正因如此,我的母親與阿嬤所帶給我們的,全然是愛與犧牲,他們就像女體耕耘機,堅貞護守著我們,使本來吃過的苦,都變成了甜。本來在書裡我只需寫阿嬤的老年,但我忽然發現,我應該把她一生美好的品質記錄下來。阿嬤雖有她老化的部分,但也正因她曾走過的坎坷,更對比出我們對她老年時的寶愛。家庭若無愛的注入,有些狼狽場景或傷人話語便會出現。我們在貧困中保存了完好的善良,但或有人在順遂中扭曲了人性、現出了貪婪?


我的公公則是一個非常誠懇經營家庭的人,追憶他的文字刊出後獲得許多迴響,讀者感動於有這樣一個長者成為我「第二個爸爸」。我一路看著他被宣判患癌症、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沒有一句抱怨,就是接受。跟自己的疾病相處,絕對百倍困難於你與一個極不喜歡、意見相左的同事相處。就像有一根繩子繫在脖子上,拉著你往死亡前進。所有人生成績的總體檢,也在那一刻。因此,其內在的心理歷程,是很了不起的。他面對的不是病歷,而是存有,是在造物者面前,使自己像神一樣鎮靜、淡定,尤其到最後最痛苦的時刻,仍充滿感謝,太了不起了。


至於齊老師,由於我們為《巨流河》敲鑼打鼓,有機會看到八十多歲的她,還用四、五年時間,獨自在養生村裡一字一字把書完成,一改再改。她為我們示範了一種時空:人老去乃無可避免,但未必要落入俗套。在文學與書寫中,可另創一個時空。這是書寫者的特權──擁有兩套時空。


這本書,別的不看,光看這三位長者,應也能有不同的體會吧。


Q.《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中,您使用與「老年」有關的文本佐證:如書籍《揭開老化之謎》、《老年之書》,或電影《分居風暴》、《大智若魚》……您是否特地為此次的主題書寫蒐羅、準備?可否分享近年的閱讀與書寫習慣?


A.閱讀一直是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決定寫這個主題後,自然,過去閱讀某些經典時可能會忽略的老的角度便躍現,我做了一些筆記,也好奇這些古今中外的人們如何面對老去?此外,我非常喜歡看電影。我相信老的議題,未來在文學、藝術中會經常被探討。


至於書寫習慣,我非公務員般規定自己每日字數,較屬游牧型。確定主題,經過醞釀,閱讀文獻書籍,做筆記,思考架構,都準備好了,才全力書寫。雖稱四、五年,但有段時間公公生病,還有我阿嬤的狀況,就像經歷「實習」。有些散文作者必須先於人生現場實習,而後才提煉為書寫。差不多到2012年,整整十一個月,每天都恨不得早一點醒來,集中火力書寫。當然現實的勞役還是得做,該煮的飯還是要煮,幾乎每天能動用的時間都用上了。當我進入書寫狀態,很嘈雜的環境也能寫,因為當我開始書寫,就身處另一時空,成為另一個人,那同時也是一種無上的愉悅,因為太愉悅,因此不甚介意外在環境。我其實可以用電腦打字,但避免注視電腦過久,還是先手工藝般寫在稿紙上,再進電腦精修,將手寫稿變為打字稿時,就進行第一遍修改。


其實,書寫在稿紙上帶給我許多安慰,那是我形而上的奶嘴。


Q.現今,對您而言,您所信仰的散文美學是什麼?「複調」的聲腔經營才是對於一本散文書最完整的想像嗎?當台灣與您同代的作家都仍藉由作品處理近身課題,您如何說服自己,到抵老年,做了一次「超齡」演出?


A.散文是非常活潑的文體,允許各種不同元素納入,對我來說,大概沒有所謂「純散文」。散文更像一個剽悍的民族,可吸收異文化,產生新品種。早年我有段時間較傾向抒情傳統,體現對傳統散文的認知與純粹,後期愈寫愈寬闊,語言的使用上,可能性增多。此書親切式語言更多,幾乎是重現「現場」。先前思考整本書的書寫策略,我也想過可用黑色幽默,談老年的飲食起居育樂,像紀錄片或影片,帶有都會趣味。後來又覺得這樣寫不是我最想要的,因為此中仍包含一些嚴肅課題,若用前述形式無法載負。最後我挑定了雙架構,一線屬「肉身是浪蕩的獨木舟」、「老人共和國」;另一線則是「凋零幻想」,寫給同代人或比我年輕、但對此議題感興趣者,當我們一半的身體還在陽光下,一半的身體邁向死蔭之所在,我們也需要透過凋零幻想進行自我對話,它是比較文學性的自我獨白與激辯。貫穿其中者,當然還有數據資料或報導文學般看社會萬象,亦保留人生現場實況。因此其聲調確實無法統一,我便想:那就不要統一、讓我天不怕地不怕地寫下去。對作家而言,每一次書寫都是一次起乩,起乩時自己會跟什麼神接觸也不可知,說不定一次來三、四個神?


寫作者有一種特別的能力,即進入他人。寫孩子時便進入孩子的心智,寫老人時就進入老年的心理狀態與處境。我在人生「實習」時,並非冷漠的旁觀者,而是一個協力者,我知道九十歲的肉體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曾經年輕,充滿澎湃慾望,但如今連最簡單的事都無法親為。當我身為作者,不僅進入了那狀態,也進入那感受。對寫作者的我而言,那是全然新鮮的一種經驗。你或許感受過與年輕戀人的相擁,卻未近距注視過衰敗肉身的存在。我的身體還在五十歲的座標,內在卻已去過八、九十歲的境地。這是寫作者獨有的福分,進出之間,化成書寫。


Q.在《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中,提及現今年輕人不肯「犧牲」自己、努力生育,而使島上新生與老化人口比例不相稱,福爾摩莎蛻為「老人國」,其上烽煙四起。您除了對於漸老過程,提出周全對策,也不無呼籲政府重視此一議題之用心良苦。在「有家之人」的「對策」之外,倘若真有人選擇以孤獨作為伴侶,您會給予什麼建議?孤獨(或者不生育),會是一種隱形的罪愆嗎?


A.從廣義面來看,當眾人不要家庭、生育,社會便萎縮了。使社會萎縮的這些人,即便不談「罪愆」,難道沒有一絲歉意嗎?畢竟是社會培育了你們。若回到個人,我尊重每一種選擇,因為選擇進入家庭與否,同等困難。


至於孤獨:健康時,孤獨便美,你可以放縱於山水間,點一根菸,與太陽下閃閃發光的大理石默然微笑;但有一天你躺在病床上,孤獨變了樣,現出它猙獰的臉,父母已先你而去,手足間若有情誼,也許他們的下一代會陪伴你,但若你們情感淡薄,便只剩下朋友,若無此幸運結交知心好友,陪你到終點的,可能就只有自己。獨自在病床上的日子,你可能被寶愛,也可能被糟蹋取笑,甚至忍受他人不耐的眼神。若聞到自己身上發出的濃重腐臭味,漫長的一日一週一月,除了幫你換尿布的人,無人可以談論心情,到了那一天,還欣然接受一切,那才是真正愛孤獨。若不是,便需要開始情感的儲存。


年老時,家庭資源顯得非常重要。我的家庭雖然窮困,卻給了我愛與信任,若無此二物,即使家財萬貫,一樣可能面對撕裂。每個人狀況不同,我的三個家庭,愛與信任都夠,因此我寫:阿嬤成為我們的祖產。每個人要去看他的「祖產」在哪裡?也許他的原生家庭是破碎的,就要另尋。我不是從很現實面的角度來談,而是:當你成為別人的祖產,別人也會成為你的祖產。


Q.我非常喜愛「凋零幻想」系列最末章〈葬我於一棵被狂風吹歪的小樹〉,甚至告訴朋友,若他早我先辭世,大抵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方式相似(請自行閱讀第444頁)。書中也提到風格各異的「墓誌銘」──除了樹上年年生發又凋逝的葉,您會為自己撰寫怎樣的墓誌銘?


A.屆時,我都沒有墓了,何來墓誌銘?廣欽和尚說:無來也無去,確實是智者箴言。


死亡是最沉重的一次告別,有時必須透過儀式,才能讓生者知道如何告別。若自己開口提過有日告別世界時,家人該如何揮手告別,家人通常會尊重你的意願。如果完全不講,親人離世後,便會分裂為「懇求花籃」與「懇辭花籃」兩派,因意見不合而爭執者亦所在多有,所以每個人都該有所預備。


我想,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不要任何形式,這樣最美。


◎受訪作家簡介



簡媜


生於宜蘭縣冬山河畔,台大中文系畢業。曾獲吳魯芹散文獎、時報文學獎、國家文藝獎(舊制)等。創作以散文為主,著有《水問》、《月娘照眠床》、《私房書》、《下午茶》、《夢遊書》、《胭脂盆地》、《好一座浮島》、《紅嬰仔》等。累積廣大讀者,每有新作問世便能引領一代風潮,《女兒紅》入選台灣文學經典三十,《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將個人書寫擴及家國鄉土之「大敘述」嘗試,為其創作歷程之又一里程碑。《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再創寫作顛峰,獲2008年圖書金鼎獎。最新作品為《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本文作者簡介



孫梓評


1976年生。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現任文字編輯。著有散文集《除以一》;長短篇小說《男身》、《女館》;詩集《你不在那兒》、《善遞饅頭》等多種。


 


(文章引用自: http://tw.news.yahoo.com/%E7%B0%A1%E5%AA%9C-%E8%80%81%E6%84%9B%E9%BA%97%E7%B5%B2%E5%A4%A2%E9%81%8A%E4%BB%99%E5%A2%83-013950984.html)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份閱讀了日本UNIQLO創辦人柳井正的著作《永遠懷抱希望》,

書中寫到一些店舖經營與管理,以及他對於店長角色的期許,

對於身為店長的我在閱讀時受益良多,

而讓我最喜愛的是他的書名: 永遠懷抱希望。

文章標籤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傑弗里·普雷斯頓·貝佐斯(Jeffrey Preston "Jeff" Bezos,1964年1月12日-),是美國企業家,於電子商務的興起中扮演關鍵角色。他是亞馬遜網路商店創辦人兼執行長,為網路圖書銷售商,之後亦販售各式各樣的產品。在他的領導下,亞馬遜網路商店成為全球資訊網中最大的零售商,亦為網際網路行銷龍頭。他曾獲選《時代》雜誌1999年的年度風雲人物。(照片與介紹來源: 維基百科)



Jeff Bezos為2010年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生演講



天賦與選擇

 

孩提時代,我總是在德州的牧場和祖父母共度夏季。我會幫忙修理風車、替牲畜接種疫苗、協助其它家務。每天下午我們都會觀賞肥皂劇,尤其是《我們的日子》。我祖父母隸屬一個露營拖車俱樂部,那是一群駕駛Airstream拖車的人結伴遊遍美國和加拿大。每隔幾個夏天,我們會加入拖車之旅。我們將Airstream拖車掛在祖父汽車後方,準備啟程,隨著300輛Airstream組成的探險隊同行。我喜愛且崇拜祖父母,我十分期待這些旅程。在某次旅行中,當時我大約十歲,我坐在後座長椅上,祖父開車,祖母坐在副駕駛座,她在旅程中一路抽菸,我痛恨菸味。

 

那個年紀的我喜歡藉機做些估計和小計算。我會計算油耗量、計算雜支等無關緊要的統計。我曾經聽過一個有關吸菸的廣告,我記不得詳細內容,但廣告大意是說,每吸一口菸就會減少幾分鐘壽命,我想或許是吸一口菸減少兩分鐘。總之,我決定替祖母做個計算。我估算祖母每天吸菸數量,估算每支菸得吸幾口等等,當我滿意地算出一個合理數字後,我將頭伸向前座,拍拍祖母的肩膀,然後驕傲地宣佈,「以吸一口菸減壽兩分鐘計算,妳將減少九年壽命!」

 

我清楚記得接下來發生的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期待因為我的聰明和算術技巧獲得掌聲:「Jeff,你聰明極了,你應該做一些複雜計算,計算每年有幾分鐘,嘗試練習除法。」情況並非如此。相反地,祖母突然淚流滿面。我坐在後座,不知該如何是好。當祖母哭泣時,一直默默開車的祖父將車停在路肩,走出車外,打開我的車門,等著我跟他下車。我惹麻煩了嗎?祖父是一位睿智而不多話的人,他從未對我說過嚴厲的話,也許這是第一次?也許他會要求我上車向祖母道歉,我和祖父母之間從未經歷過這種情況,無法預測會發生什麼後果。我們在拖車旁停下腳步,祖父注視著我,沉默片刻後,他溫和而平靜地說,「Jeff,有天你會明白,成為善良的人比成為聰明的人更困難。("Jeff, one day you'll understand that it's harder to be kind than clever.")」

 

今天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天賦和選擇的差異。聰明是一項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輕易就能獲得-畢竟它與生俱來,選擇則非易事。如果不小心,你將會因天賦而誤入歧途,如果遇上這種情況,或許會對你的選擇造成損害。(此段原文如下:What I want to talk to you about today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ifts and choices. Cleverness is a gift, kindness is a choice. Gifts are easy -- they're given after all. Choices can be hard. You can seduce yourself with your gifts if you're not careful, and if you do, it'll probably be to the detriment of your choices.)

 

在座各位擁有許多天賦,我確信你們的天賦之一就是聰明而卓越的頭腦。我十分確信這一點,因為入學競爭十分激烈,如果你們不曾展現智慧,招生處主任不會允許你們入學。

 

你們的聰明才智遲早會派上用場,因為你們將在一片充滿奇蹟的土地上前進。我們人類,儘管前進的腳步緩慢而艱辛,終會令自己驚嘆不已。我們設法生產潔淨能源,種類繁多;一個一個原子地,我們組裝微型機械,使它穿越細胞壁,進行修復。這個月有則令人驚嘆且必然的消息-我們合成了生命。不久的將來,我們不僅能合成生命,還能使它依預定設計運作。我相信你們甚至將目睹我們理解人類大腦。儒勒.凡爾納(法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伽利略、牛頓-歷代所有充滿好奇心的人都渴望能活到現在。身為文明世界的一份子,我們擁有如此多的天賦,如同在座每一位,坐在眼前的你們擁有如此眾多而獨特的天賦。

 

你們將如何運用這些天賦?你們將為自己的天賦感到驕傲,或是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

 

16年前,我興起創立亞馬遜的想法。我面臨的情況是,網路的使用以每年2300 % 的速度成長,我從未見過或聽過成長如此迅速的事物。創立擁有數百萬本書籍的網路書店,這是某種無法存在於現實世界的東西,這個想法令我興奮不已。當時我剛邁入30歲,結婚才一年。我告訴妻子MacKenzie,我想辭去工作,進行這件瘋狂的事,很可能不會成功,因為大部分創投業皆是如此,我不確定之後會發生什麼。MacKenzie-她也是普林斯頓畢業生,坐在第二排-說我應該勇敢追尋夢想。孩提時代的我曾經是車庫發明家。我曾經利用填滿水泥的輪胎,發明一種自動關門裝置;用雨傘和錫箔製作了一台不太好用的太陽能炊具;用烤盤製作的警報器陷害兄弟們。我一直想成為發明家,妻子希望我追隨心中的熱情。

 

當時我在紐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與一群十分聰明的人共事,還有一位才華洋溢、令我十分欽佩的老闆。我來到老闆面前,告訴他我想創立一間公司,在網路上販賣書籍。他帶我在中央公園裡散步了好一會兒,仔細聽我述說,最後他說,「聽起來似乎是個相當不錯的點子,但這個點子更適合某些尚未獲得一份好工作的人。」(笑聲)這個邏輯似乎頗有道理。他說服我考慮48小時再做最後決定。照這個邏輯看來,這確實是個艱難的選擇,但最後我決定放手一搏。我認為自己不會因為失敗的嘗試而後悔,我想我會因為不曾嘗試過的決定而飽受煎熬。深思熟慮後,我選擇那條較不安全的道路,追隨心中的熱情。那個選擇令我自豪。

 

明天,毫無疑問地,你們的人生-一個從零開始、自行打造的人生即將展開。

 

你將如何運用自己的天賦?你將作出何種選擇?

 

你將接受慣性的引導,還是追隨自己的熱情?

 

你將墨守陳規,還是勇於創新?

 

你將選擇安逸的生活,還是奉獻與冒險的人生?

 

你將屈服於批評,還是追隨自己的信念?

 

犯錯時,你會試圖掩飾,還是勇於道歉?

 

你會因害怕遭受拒絕而掩飾心意,還是在陷入愛河時勇敢採取行動?

 

你會穩紮穩打,還是稍微冒險一試?

 

遇上困難時,你會放棄,還是堅持到底?

 

你會成為憤世嫉俗的人,還是積極的建設者?

 

你會犧牲他人地展示聰明,還是展現善良品格?

 

我想大膽做個預測:當你們80歲時,在某個安靜的自省時刻,獨自對自己陳述你最私密的人生故事,其中最充實、最有意義的片段將是你所做的種種決定。最終,我們的選擇塑造了我們本身。為自己創造一個精彩的故事。謝謝,祝好運!


【文章引用來源: MyOOPS開放式課程http://www.myoops.org/main.php?act=course&id=2486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跟孩子在學這一首歌-快樂天堂




已經把它換成睡前的晚安曲歌曲之一了


我學生時也愛唱這一首


現在換我教女兒唱


又有不一樣的甜蜜滋味~~


 


 


 快樂天堂(純真版)

曲:陳復明
詞:呂學海
編曲:洪敬堯
製作:查馬克.法拉屋樂 姚家麟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  沒有人應該永遠沮喪
河馬張開口吞掉了水草 煩惱都裝進牠的大肚量
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  更高更遠更需要夢想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攘 有哭有笑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以前只聽過這美好的歌聲與旋律,不曾去了解歌曲的意義,

 

現在才知道,

 

原來這麼美的旋律是在訴說這個故事,

 

一個老人與小女孩的故事。

 

好有畫面的歌聲,好感人的故事,

 

人與人的相遇都是緣份,

 

願你,我珍惜。

 

 

 

 

 

Whoever find this, I love you!

 

誰撿到這張紙條,我愛妳。

 

 

 

On a quiet street in the city
在城市裡一條寂靜的街道上
A little old man walked alone
一個瘦小的老人孤獨的走著
Shuffling through the autumn afternoon
穿梭在那秋日的午後
And the autumn leaves reminded him
滿地的落葉提醒著他
Another summers come and gone
另一個夏天來過又走了
He had a long, lonely night ahead waiting for June
六月再度來臨前,他得面對無數寂寞的漫漫長夜

Then among the leaves near an orphans home
然後,在一所孤兒院附近的落葉中
A piece of paper caught his eyes
一張紙條吸引住了他的眼光
And he stooped to pick it up with trembling hands
他彎下腰用顫抖的手將它撿起
And as he read the childish writing
而當他閱讀著那幼稚的筆跡時
The old man began to cry
老人開始流淚
Cause the words burned inside him like a brand
因為那些字句像把火炬般的在他心中燃燒

Who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
撿到這紙條的人,我愛你
Whoever finds this, I need you
撿到這紙條的人,我需要你
I aint even got no one to talk to
我連個可以說說話的人都沒有
So who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
所以不管你是誰,撿到這紙條的人,我愛你

Well, the old mans eyes searched the orphans home
老人的目光向著孤兒院搜尋
And came to rest upon a child
然後停留在一個孩子臉上
With her nose pressed up against the window pane
那小女孩的鼻尖緊貼著窗玻璃
And the old man knew hed found a friend at last
老人知道他終於找到一個朋友了
So he waved at her and smiled
於是他對小女孩揮手微笑
And they both knew theyd spend the winter
而他們都知道他們將共度冬天
Laughing at the rain
一起嘲笑冰冷的雨水

And they did spend the winter laughing at the rain
他們確實整個冬天一起嘲笑雨水
Talking through the fence
隔著籬笆談天說地
Exchanging little gifts they made for each other
交換著他們為彼此做的小禮物
The old man would carve toys
老人會雕刻玩具
And the little girl would draw pictures of beautiful ladies for him
小女孩則幫他畫紙上的美女
And they laughed a lot
他們擁有許多的歡笑

But then one day, on the first of June
可是有一天,就在六月的第一天
The little girl ran to the fence
小女孩照常奔向籬笆
The old man wasnt there
卻沒有看見老人的身影
And somehow she knew he was never coming back
不知道為什麼,她知道老人不會再回來了
So she went back to her little room
所以她回到她的小房間
Took a crayon and wrote
拿出一枝蠟筆,再度寫著

Who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
撿到這紙條的人,我愛你
Whoever finds this, I need you
撿到這紙條的人,我需要你
I aint even got no one to talk to
我連個可以說說話的人都沒有
So who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
所以不管你是誰,撿到這紙條的人,我愛你


Who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
無論是誰撿到這張紙條~我愛你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老虎/溫小平


 


如果PI是一位青壯年或中年人,是否這一段漂流早早就結束了?


或是,根本不可能發生?


當我們從母親的子宮中離開,就開始從熟悉且溫暖的羊水中,進入社會的洪流中,這洪流的水,冰冷刺骨,甚至如波濤洶湧,稍不小心,就可能滅頂。你想躲回溫暖舒適,或是迎向前去?這跟年齡或許沒有很大關連,而在於我們的個性,以及面對危難時的態度。


PI的旅程之所以不同,就在於他的好奇心。好奇心可能遭致禍患,但是,如果勇於探索,並加上智慧,就可能帶領我們航向另一個迥然不同的旅程。


 


父母的教育影響兒女


出生以後,我們往往受到父母以及環境的影響。PI在動物園長大,是一個奇妙的少見的際遇,試想,我們雖不在動物園出生,生活周遭不也充滿豺狼虎豹,想要吞噬我們。於是,父母總是不斷耳提面命,擔心我們受傷受難。


PI試圖跟老虎做朋友,爸爸用最血腥直接的方式讓他明白,老虎是動物,不可能變成朋友。而當PI在尋找信仰的過程中,接受了三種宗教,媽媽讓他自己摸索體會,爸爸勸他要理性,及早確定一個方向。


他不敢反抗,只在心理悄悄醞釀著自己的想法,直到海難發生,他跟父母被迫分開,他才終於明白父母愛他,對他的苦心栽培與計畫,而父母的提醒,也成為他面對危險的幫助,只是爸媽已經不在身邊,他必須割斷臍帶,獨自面對一切未知。似乎正是告訴我們所有父母,孩子要長大,必須忍痛離開父母的蔭蔽。


 


自己的困境必須靠智慧解決


我們漸漸長大,生活周遭出現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同PI漂流時船上的四位同伴。


溫馴的斑馬好像朋友,陪伴我們,不會傷害我們,但是也不會激發我們的鬥志,好像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熟稔的紅毛猩猩像媽媽,一種溫暖的倚靠,只要難過悲傷,可以回到媽媽身邊,久了,永遠是媽媽的小寶貝,無法斷奶。鬣狗是歹徒,欺騙我們、撕裂我們,對我們造成小傷害,卻不足以致命。直到老虎出現,那是超乎所有一切的困境,巨大的危機籠罩,如泰山壓頂,他可能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挑戰與波濤,過不去,就只有毀滅一路。


幸好PI很有智慧,從小被人嘲笑他的名字,他沒有要求父母改名字,而是想辦法解決困境,雖然情況沒有改善多少,但他卻學會面對與接受。電影裡吃素的小廚師,也運用同樣變通方法,不吃肉,只用肉湯拌飯,讓自己活下去。於是,當PI海上遇險,為了活下去,只好吃魚。


挪亞方舟內也有許多動物,卻能夠和平相處,也是因為挪亞的智慧管理吧!不管我們是在PI的小舟上或挪亞的大方舟上,與動物相處,或許比跟人相處更容易。


 


恐懼反而使我們掙扎求生


從台灣運到日本的沙丁魚(四破魚),死亡率很高,放入他的天敵鯰魚之後,沒想到,反而存活率大增,因為鯰魚提高沙丁魚的警戒心,激發沙丁魚的求生慾望。


PI以為老虎眼中的溫柔,其實是一場騙局,因為,老虎看我們只是食物,弱肉強食的局面之下,其他船伴都死了,只剩下飢餓的老虎,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吞噬他,PI該怎麼辦?


老虎代表我們內心的恐懼,他可以大得無比,也可以消失得無影無蹤,端看我們如何面對恐懼。好像有人怕蛇、怕講台、怕搭飛機、怕黑、怕被拋棄….,如果因為恐懼而逃避。問題非但解決不了,更糟的是,我們成為恐懼下的輸家,甚至失去性命。


PI擔心老虎把他當做食物,按照船上的求生手冊,以及父親教他的方法,為自己尋找出路,每次都瀕臨崩潰的臨界點,他卻一次次突破險境。這才是我們面對困境應有的作為,因為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恐懼反而推升了我們的人生境界。


 


陪伴是我們最大的倚靠


不是只有砒霜可以毒死我們,孤單,才是最可怕的毒藥,讓我們覺得舉目無親、孤苦無依,茫茫人海之中,卻看不到其他的人,似乎只有死路一條。


尤其是船上的食物全都漂走之後,只剩PI與老虎, 兩兩 相對,卸下武裝,彼此互相倚靠。


如果船上只有他,沒有老虎,就沒有恐懼激勵他,更沒有「陪伴」,PI早就死了,沒人說話、沒人互動,徹底被世界拋棄。


孤單如同來無蹤、去無影的殺手,吞噬我們,放眼望去,只有一葉扁舟,在人生浩瀚的汪洋中,可是,知道身邊還有一個伴,不管他是人或動物,都好。如同「浩劫重生」裡在荒島上陪伴湯姆漢克的那顆「排球」。


流浪的老人身邊的狗,獨居老婦的一隻貓,都是一種陪伴,有人陪我們走兩哩路,也有人的陪伴是一生之久,所以我們需要朋友,而不是離群索居。


 


化險為夷,原來是上帝的恩典


你希望平淡一生,還是高潮迭起?電影裡兩種版本的故事,好像問我們,你選擇哪一種?平淡平安固然好,可是,生命中沒有火花,上帝給我們的諸般恩賜,就無法施展,也看不到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計畫。


但是,因為患難的淬鍊,使我們懂得珍惜,也懂得面對,並且真正認清造物者的偉大。PI也是在面對一次次風暴中,緊緊抓到神,也才明白,每次的化險為夷,是上帝給予他的恩典,因為單單靠著他,他是無法度過的。


夜晚時分,海上一片寧靜,小舟那麼孤單渺小,可是夜空的星光和海水的波光粼粼,美得讓人屏息。這一幕,讓人感動。


原來,我們的痛苦,在白天雖然折磨我們身心,可是,夜裡憩息時刻,卻成為閃耀的鑽石,那是在不斷的歷練中累積的生命結晶,也是我們有一天面見天父時所繳交的寶貝啊!


如同我們現在欣賞PI的故事,給予無限的讚嘆,卻是PI付上多少淚水、害怕與磨練換來的啊!我們又能體會多少?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深刻吧!而路,畢竟要自己走過,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們。


 


捨得放下,才能重新開始。


人生充滿了分離,尤其是有了感情,說道別,是很難的一件事。PI終於停止漂流,上了岸,他捨不得跟老虎分開,他們已經是朋友了啊!可是,老虎卻沒有回頭,絕情離去,讓PI十分傷心。


其實,那種船上共渡的溫暖,還是存在的。人類在伊甸園時代,原是與動物和平共處的,動物也會有感情,只是動物說不出口。


電影的最後一幕,值得深思。老虎的背影,不代表絕情而去,而是把PI深深刻印在腦海裡。


的確,離去不表示狠心,而是一種祝福,希望你展開新的人生,畢竟,我們不可能和老虎共渡一生,恰似我們生命中的許多同伴,總是來來去去,無法停留良久。


老虎放下了,去尋找他的「虎」生,也讓PI知道,他也有自己的人生。


 


困境或許永遠不會停止,但是,我們卻可以展開自己的奇幻漂流,激起屬於我們的生命浪花,以及寫下我們的故事。


 


(原文發表於基督教論壇報)



文章引用自溫小平的世界更美麗部落格


圖片來源: Yahoo奇摩電影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外頭下著雨

想起了這歌

雨點不斷打在我頭上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Ginger:  我在大學時曾和外子一起聽張文亮教授來學校所發表的演講,當時是e-mail尚未普遍且仍在使用叩機的年代喔! 演講完後我們走到台前去請教張老師問題,張老師還特別留了我們的地址說要送書給我們,後來外子回家之後真的有收到老師寄來的書本呢!! 不過很抱歉外子說書本留在老家,後來因為搬家來台北,書大概也不見了......


在當時我們都對張老師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當這麼多年之後,再度在格友家看到張老師的名字與他的成長過程,我們很是激動, 我也把這篇文念給外子聽,自己現在也是為人父母,更能感受不要放棄每一個孩子! 也要藉著張老師的故事來提醒自己,要多觀察孩子的優點,鼓勵與陪伴孩子發現並展現自我的天賦!!


 


從教室逃走的天才


台大教授張文亮小五就放火燒了全班考卷,中學因為太愛問問題,被校長痛打、被學校開除,大學重考才勉強考上。從小到大在教育體制裡跌跌撞撞、受傷不斷的張文亮,如今卻是台大最受學生肯定的教授之一。


他不僅獲得台大優良導師獎,他所開的課程,常常塞滿三、四百名學生。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雜誌第33期  作者:許芳菊


*******************************************



在課堂上,他可以把冰冷的科學變成一堂堂精采的故事,用科學寫文學,從文學探索科學,牛頓、法拉第、金庸、《福爾摩斯》、《唐詩》、《宋詞》、《西遊記》在他的課堂裡都可以相遇、碰撞出火花。有人形容張文亮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他寫書超過二十本,主題從科普到文史、傳記、工程、漫畫,幾乎每本書都獲獎。


張文亮如何從一個教室裡逃走的問題學生,變成一個激發人心、鼓舞學習的老師?他的故事,提供了教育現場什麼樣的啟示?



我是公務人員的孩子,母親在銀行工作,父親在糖廠工作,弟妹成績都很好,但我的成績卻起伏很大。雖然我很喜歡念書,但考試往往無法呈現我努力的成果。



從小我就是個問題學生,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曾經跑到教室裡,把全班的考卷給燒了,因為我討厭這種教育的方式。還有一次老師在監考的時候,我把鋼筆打開,從他後面這樣唰的~~噴過去,把他的衣服全部噴髒了!我覺得這是上學真正有趣的地方。當然,我受到嚴重的懲罰。我爸也會打我,小五我曾被打到手心噴血,手上現在還有疤,臉上也被踢過,因為我爸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到了中學,我被老師修理得很厲害,後來還被開除過,因為我在教室裡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我問老師:「波義耳是誰?」又很想知道,安培和焦耳是誰,因為我相信他們一定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某些因素讓他們寫下這些公式。但老師要我不要再問這些問題了,因為聯考不會考,只要把公式背下來就好了。但我還是一直追問,就一直被處罰,有一次我反射性揮手擋了回去,就被當做毆打老師,後來就被學校開除了。


 


一個被教育界放棄的孩子



我在教室裡沒有辦法獲得滿足,我比較喜歡教室外面的鳥在叫、樹葉是那麼綠、雲是那麼藍,所以很容易分心。下課後我很喜歡到野外去,我的自我學習都來自野外,因為在野外,我看到不懂的事物或是我沒辦法再深入看第二次的,就會回來看書找答案。譬如「雲為什麼會是這個形狀?」「為什麼草的旁邊會有這種花朵?」「葉子跟花朵的顏色為什麼會差這麼多?」我就會去圖書館翻書。



我不一定是回來讀教科書,因為教科書通常是不太會教書的老師去編的。教科書應該有非常好的文學、非常好的音樂。教科書應該是帶著色彩的,教科書不能取代我去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但我覺得我們的教科書往往是攔阻我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所以我寧願接觸課外書。



回顧我的學習歷程,我小學是一天到晚被學校毆打的,中學是被學校開除過的,高中是念夜間部的,大學是重考才勉強考上中原大學的。但是,我後來為什麼會變成台大的教授?



這是因為我到後來,其實是一個已經被教育界放棄的孩子。我在教育體系裡、考試的方式下,找不到對知識的喜愛,到了大學以後,再也沒有人給我壓力了,那是我重新開始的時候。從此我海闊天空,我有一個自由的空間,我不需要再去跟別人競爭。



那時候我才知道,用考試去分辨學生的程度是滿低層次的。高層次的教育,只要問幾個問題就知道學生的程度。所以我們的中小學,是在培養低層次的學生,不是在培養高層次的學生,因為我們整個教育是用低層次的方法評斷學生。



我在大學的時候,也是個異類,但當時我遇到一個老師,他只收異類。這個老師是國科會科教組的組長毛松霖。他就只收幾個學生,每週一次,跟他問一些問題,無所不談。他的教材就是報紙,我們可以談政治、性行為、信仰、經濟、藝術等各種問題。我們談論的地方就是在冰果室或是校園的草地上,這個老師帶了我們四年,每個星期跟我們談一次。我覺得「冰果室裡的這一堂課」是我一生裡所受的教育,最精采的地方。



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不是沒有希望的。我第一次跟毛老師談話之後,他給我一個功課,要我下次講給他聽,我講給他聽之後,他就跟我說,我是個天才。我說:「我聯考都考不上,怎麼會是個天才?」



他說:「天才有四種,第一種很會記憶,考試可以考得很好。第二種很會分析,考試也可以考得很好。第三種天才,很會整合,他就『完蛋』了。第四種,他有藝術跳躍的思維,直覺類型的天才,他也會『完蛋』了。」他所謂的「完蛋」,就是指會被聯考放棄的學生,在聯考教育體制下,後面這兩種天才就「完蛋」了。所以必須想辦法讓後兩種天才不要被教育體制犧牲。



我聽完他的話,當下很感動,因為從來沒有人說我是天才,大家都說我是問題學生。我後來自己體會,我應該是屬於第三種類型的天才。


 


我是異類的天才?



我知道自己是個異類的天才之後,就自己開始去做整合的工作。我曾經問過毛老師要怎麼整合?他說要整合對人類文化有影響的科目。我問他是哪些科目?他說,只有三科。第一科,歷史。第二科,經濟。第三科,音樂與美術。這三門課裡選一門,就可以影響人類的文化。



因為我不太懂經濟、也不懂音樂,所以我選歷史。一個人如果懂歷史,他可以懂大學裡所有的學科。我就開始讀所有的歷史,像是講醫學的歷史、美術的歷史……只要有歷史這兩個字我統統挑出來讀,不是為了興趣,是為了使命。



在大學那段時間,我就是用六○%的時間去讀我科系的東西,用四○%讀課外的書,然後整合在一起。



大學我讀環境汙染,那是因為我考試分數很低,所以進到這個系。當我在讀環境汙染的時候,其實台灣沒什麼環境汙染,等到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台灣的環境汙染變得很嚴重,我剛好「躬逢其盛」,接觸了很多環境汙染的議題,也排解了很多糾紛。在那段期間我幾乎走遍台灣所有的鄉村、所有的客家庄,所以後來我可以寫關於台灣的水、台灣的客家庄。



在排解糾紛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知識不夠,解決問題不是有熱情就可以了,所以就再去念環境汙染的博士學位。因為我覺得很虧欠那些受害的農漁民,他們對我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我幫不了忙。



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我就來台大教書。我在大學教書這麼多年的觀察發現,只要學生服你,他就會有學習動力,他就會學得好。因為在教學裡面,最重要的是師生關係,關係超過知識的傳授、品德的傳授。University(大學),原意應該是指「師生聯盟」,因為我們一生裡面遇到最好的教育都是因為我跟某個老師發生一種非常好的「師生聯盟」的關係。一個老師之所以有魅力,是因為他本身就是「老師」,他的魅力來自於他的使命感,來自於他和學生所建立的聯盟關係。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nger: 在329青年節這一天,看到了這一篇文章,很受鼓勵。文裡寫到梭羅的話: 「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的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我也把這一句話寫在我每天工作的櫃台上,鼓勵我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鼓聲,堅持對的道路就要勇往直前不放棄,也期許著自己有更謙懷的心,包容不同的想法與聲音,並且隨順因緣。也與大家一同分享!!



幸有我來山不孤/李偉文   (《傾聽自己的鼓聲》自序)

  小學時曾經讀過一個故事,簡直可算是令我豁然開朗,生命從此不同。這本書相信大家也都聽過,就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寫的《湯姆歷險記》。

  有一次湯姆因為調皮搗蛋,被撫養他的姑媽處罰,叫他去油漆院子外的籬笆。村子裡的孩子們都取笑他被處罰而不能跟他們一起玩。只見湯姆以一副藝術家的姿態,很得意地漆著油漆,這反而引起其他頑童的興趣,紛紛要湯姆讓他們玩一下。湯姆故意吊胃口說:「不行!這片牆面對著全村子,很重要,你們沒有資格漆。」這些頑童只好紛紛拿出他們最寶貝的玩具給湯姆,好交換讓他們也可以漆一下的權利。結果,湯姆舒舒服服地坐在樹蔭下,看著排成一列等待油漆的同伴,口裡還吃著他們進貢的糖果呢!

  可能是這個故事給我的震撼太大了,將近四十年來,只要遇到不順遂或痛苦的事情,腦海裡就會浮現這個生動鮮活的場景,同時提醒自己,看待事情的態度是最大關鍵。同樣一件事,只要觀看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完全兩樣。比方說,入監服刑的囚犯與宗教大師的閉關,兩者的外在條件一模一樣,但是心情卻有天壤之別,因為大師的心靈是自由的,囚犯的心靈是不自由的。

  這也使我想到,當我們不斷地往外追尋,靠著外在的事物來界定自己,這樣的心靈是不自由的。但若我們能往內傾聽,聽從心底雖然微弱、卻一定存在的聲音時,心靈才會是自由的。

  這本書,是這些年來我在工作上、生活上,及社會公益參與上的一些心得與感觸,主題全都圍繞在工作態度、生活情趣、生命意義的探索,以及親子教養的反思,其實也正是我這十多年來所關注、甚至是我生活的全部。主要是我周遭有許多朋友很不快樂,這跟事業成功與否完全沒有關係;同時,我也看到有很多朋友因為勇敢呼應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屬於自己的道路之後,從此活得不但自在,且時時刻刻眼睛都充滿了熱情的光芒。

  這十多年來,案頭上一直擺著梭羅寫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保持同樣的步調,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這段話令我產生信心:雖然一樣得生活在眾人之中,卻不必然得像眾人般活著。當我一邊傾聽自己心裡的鼓聲前進時,我也更能包容與欣賞跟我意見不同的人,或許他們也正在傾聽自己內心的鼓聲。

  從學生時代起,大概是因為一直參與社團,往往為公眾事務所花的精神與心力比學業還多,常常被同學們以「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來消遣。我卻覺得很冤枉,因為我的每個所謂「夢想」,其實都是切實可行、有方法有步驟的。基本上我是個很實際的人,怎麼會被誤以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夢想家?是不是大家已受盡挫折與失望,因此以嘲諷憤世來保護自己?

  多年來,我不再為自己訂定太具體、數字化的目標,也不再侈言理想使命,我只是要求自己做「對的事情」。對於未來,我只有方向,希望每天能朝著對的方向前進一點點,不給自己壓力。每天只做自己能做的事,每天只想自己能做的事,所以我不會徬徨於理想或現實,我不認為這是對立的、二擇一的。

  於是,當我很實際地一天天往前走,驀然回首時,年少的想望竟然在不經意中就實現了。

  我的記事本扉頁總是謄寫著一段話:「對已成之事實,須看破放下,順因緣觀,不起追悔;對當前事物,宜惜取因緣,掘發可造性,積極耕種。」

  這段話與西方著名的祈禱詞在精神上是雷同的:「請賜我平靜,能接納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我勇氣,能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請賜我智慧,讓我能分辨這兩者的不同。」

  我覺得,要區分可以改變或無法改變的智慧並不難,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可以改變的;而必須求之於人的,就是不能改變的事。年輕時我們滿懷志氣,想改革社會,想更正一切不合理之事;如今我已知道,改變世界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

  因此,我常提醒自己不要求別人,不批評別人,對於看不慣的事物,若是沒有可行意見,也幫不上忙時,便不會浪費心神去抱怨。抱怨不僅於事無補,更重要是耗損了我們的精力與熱情。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群星。」

  人生是一場豐富的饗宴,值得我們快快樂樂地大玩一場。生命要活得精采,而精采與做大事、賺大錢無關,也跟什麼留芳萬世或遺臭萬年無關,它只在於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虛此生!


(文章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0730)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Ginger: 好喜歡《再次撒下幸福的種子》這本書上,松居直先生所寫的:「把孩子抱在膝上,唸書給他聽。親子間有肌膚的接觸,語言的溝通,心靈的交流。」

文章標籤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Ginger: 前一陣子利用店休日,向婆婆和孩子告假半天,外子與我倆人一同到電影院看這部由周星馳先生擔任導演的電影-「西遊」,本來只是想得到一些休閒娛樂的效果,但這部電影卻令我感到驚豔耶,除了娛樂性十足之外,故事性更是鋪陳的相當精彩,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也非常佩服周導說故事的魔力與魅力,讓我對腦海中的「西遊記」又有了另一番不同的想像!! 看到九把刀寫了一篇對「西遊」的影評,很有意思,讓我回想起當時在電影院裡的驚喜與感動,也與大家分享。



 (照片來源: 維基百科)


【聯合報╱九把刀(作家、導演)】



身為周星馳的信徒,這不可能是一篇客觀的影評。我很樂意遂行我快樂的主觀。


以下極度劇透,小心被我雷到。


請問:同樣都是大家從小看電影到大的共同記憶,梁朝偉、劉德華、李連杰、周潤發、金城武,跟周星馳有什麼不同?我的答案是,大家都是好演員跟大明星,卻只有周星馳可以稱為「文化現象」。


周星馳的電影裡充滿了許多無厘頭的語言符號,這些語言符號在電影下映後,透過有線電視台經年累月反覆不斷地播放後,竟變成一種奇特的集體學習,最後演化成所有人琅琅上口的流行語,每個人都知道火星很危險、阿鬼還是說中文的好、打電話可以問功夫、沒收工就罵髒話下場就是變成兔子,是的,我們也都知道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感情擺在周星馳面前但他沒有珍惜……而這次,周星馳不再當演員,而是用導演的角度重新演繹這句價值一萬年的經典對白。我的天啊非常好看!


先說光頭王唐三藏吧,唐僧在西遊記的傳統演繹裡,是一個迂腐的極致代表,他負責空談大道理,負責被營救,也負責被忽略—導致幾百年下來讀者只崇拜孫悟空,卻無人發現唐僧的帥氣。


在周星馳版本的西遊裡藉著舒淇的嘴巴說出了盲點,唐僧是一個沒有法力也沒有戰鬥力的平凡人,卻膽敢出生入死度化妖魔,這才是大勇之人,於是唐僧歸位,成為「驅魔人」,重新成為西遊記的起點。周自己導演的電影一向結構簡單,內容清楚明白,既然重點是唐僧,在猴妖孫悟空的戲分只剩下最後一段的時候,豬妖跟魚妖就更不用說了,只是被當做唐僧與舒淇飾演的另一位女驅魔人相識相戀的背景,周導乾脆讓他們一句台詞也不用說,這兩個妖怪不用開口,卻充滿了智障的喜感。


不過妖怪終究是妖怪,再怎麼智障的妖怪還是妖怪,在周的喜劇模式下並沒有卡通化這些妖怪的殘忍,所謂仇恨成妖,魚妖在影片一開始就打破了小孩絕對不會死的鐵律,而豬妖更沒有傳統想像裡的「胖子就是天生好相處」的憨樣,翻臉不認人。至於妖怪之王孫悟空,牠可以跟你打屁老半天,但一身魔性的他可以輕易不把任何人當成一回事,以暴力格斃在幾分鐘前還跟他有說有笑的人。


是的,這就是周星馳眼中的妖怪姿態,充滿對人類的仇恨,充滿對如來的不滿與復仇意志,完全不是戴著頭套嬉皮笑臉的卡通妖怪。我特別喜歡在豬八戒那段食人餐廳的處理,明明兩個師兄妹關於容顏的對話讓我笑死了,但氣氛卻莫名的恐怖,壓迫感十足,完全體現了周星馳絕不妥協的妖怪觀。


我很喜歡周星馳熱愛在電影裡反覆出現同樣一段的配樂,在高手出場時特別有效,這手法在少林足球、功夫裡都很管用,我同樣埋單西遊降魔裡不斷出現的、極有氣勢的配樂,很黏耳朵,幾乎成為西遊的印記。


王家衛跟周星馳的電影,神髓都是在對白。不過王導擅長高來高去,文青恨不得拿筆記本在電影院裡面一句句抄下來膜拜,周導則是低能弱智對白的王者(不夠弱智觀眾可是會很失望的),阿宅們從沒打算抄,反正重複看幾十遍電影的結果一定會讓那些智障對白變成熱門的網路用語。


可周星馳百笑一哭,你笑了99句弱智對白,偏偏他又能在關鍵一句上打動所有人。走出電影院,那句「一萬年太久,愛我,現在。」讓我內心激盪不已,虎目含淚。只是不管是哪個版本的西遊、主角是孫悟空或唐三藏,都註定要在這場禁欲旅程中失去他們的愛情,不論是哪一句一萬年,都浸泡在充滿悔恨的痛苦淚水裡。


這次的西遊降魔,周星馳證明了即使自己不當演員,還是可以讓一部電影充滿周星馳的神采。我真的很開心這個地球上我最喜歡的電影人依舊非常厲害,這種不理智的感動,就是我最大的崇拜。



全文網址: 九把刀╱一萬年的崇拜──評「西遊」 | 新聞專題 | udn 聯合追星網 http://stars.udn.com/newstars/collect/CollectPage.do?cid=11176#ixzz2NUOpyfYB
Power By udn.com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fe is Wonderful 

文章標籤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改變的力量:決定你一生的11個關鍵字


 


意外的禮物

中年店主朝我跳了過來,那種活力是他一半年紀的人才有的。他伸手歡迎我,大大的褐色眼睛把我整個人都迷住了。他有張圓臉,牙齒白得像珍珠,襯得他巧克力色的光滑皮膚更加耀眼。

他跟我握手,微微眨了眼,偏著頭,以字正腔圓的英語說:「晚安,我是普拉凡,普拉凡.切庫利。」

他的聲音柔柔的,很能讓人放下戒心,一聽就知道他來自店名所指的國度:印度。


「幸會,我叫凱文.霍爾。」

我正準備問他花了多少年,才收羅到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布料,豈知他倒先問了我一個問題。

「你戴的是什麼胸針?」

我摸了摸大衣翻領上的白鑞胸針,摘了下來,遞給他看個仔細。

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問我:「緊握的兩隻手代表什麼?」

「代表我們有責任要伸出手去,抬起彼此,減輕彼此的負擔。」我回答他。


普拉凡把胸針轉了一圈半,說:「這兩隻手的樣子倒像是既可以幫助別人,也在等別人幫助。」

「你顯然是做胸針的藝術家的知音。」我答道。「我們美國哲學家愛默生的說法是『這是一生最美的補償之一,因為真心幫助別人,一定也會幫到自己。』」

他一笑嘴角就向上彎,又說:「我們常常從別人那裡拿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點頭,因為他說得對。

「那這個胸針……你是為了這個來維也納嗎?」普拉凡問道。

我對他會有這樣的聯想感到詫異,不過我沒作聲,解釋胸針是複製品,原版是責任雕像(Statue of Responsibility),維多.法蘭克在想像中矗立於美國西岸的紀念碑,和美國東岸的自由女神像遙相呼應。上星期我才跟維多一家人一起度過,讓他們看這個模型,討論該如何完成他的心願。


一聽到這位著名的維也納精神醫師、大屠殺的倖存者、《活出意義來》的作者,店主瞪大了眼睛。

「我知道維多,他非常偉大,也很高貴。」普拉凡敬佩地說,伸手到櫃檯底下,拿出了一大本皮面簽名簿。「維多跟很多路過維也納的人一樣,也在這本偉人錄上面簽了名。」

他向前傾,翻開簿子,把簿子直接放在我面前的櫃檯上,「凱爾,你也是偉人,可以幫我簽名嗎?」

我看著紙頁上的人名,有弗蘭克醫師、德蕾莎修女,還有甘地家族的人。

我心裡想,這個人跟我不過是初識,我不配在簿子上簽名,我是誰啊?哪能大剌剌地把名字寫在這麼顯赫的一群人旁邊。

頓了大約有一輩子那麼長的時間之後,我說:「你真是太客氣了,可是我不相信我有那麼偉大。很抱歉,我不能幫你簽名。」

普拉凡繞過櫃檯,按住我的一邊肩膀。

「我想教你一句話。」他說。「願意賞光跟我一起吃晚餐嗎?」

他不等我回答,就帶著我走出店門,冷颼颼的空氣倒是點醒了我:成長與發現往往會伴隨著一兩度的不舒服。

東一轉西一拐了好半天,我們嗅著香氣四溢的炒青菜、烤大蒜跟薑味,到了一家古雅的中式餐廳。

餐廳的裝潢簡單樸實。灰色的牆壁,八小張長方形餐桌,每張桌子配四把木椅,地上是髒兮兮的塑膠地毯。看得到一點廚房,裡頭有一個六嘴的爐子,堆了太多鐵鍋、不鏽鋼平底鍋跟大湯鍋。爐子上方不鏽鋼罩上垂掛各色金屬器具。流理台左邊堆著一疊疊橢圓形餐盤,上頭的架子滿滿的紅白色外帶紙盒。

我們進來的時間算早,介於午餐尖峰時段跟晚餐之間,結果發現整間餐廳只有我們兩個客人。

一個廚子忙著切菜,為想必高朋滿座的晚上預備食材。另一個廚子右手執炒鍋,大火快炒一份外賣餐。他立在爐前,背對著我們,像樂團的指揮,雙臂動得很有韻律,彷彿隨著交響樂打拍子。

就是在這樣不凡的背景中,開始了這次不凡的邂逅。就在這裡,歐洲中心的一家中式餐廳,一段對談起飛,彷彿乘著天使的翅膀,而對談的兩個人是全然的陌生人,卻如一生的老友一樣暢所欲言。

普拉凡急於進入正題,召來女服務生,點了幾樣他愛吃的菜。他急急往前坐,手肘架在桌上,就在我面前,直勾勾看著我的眼睛問:「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我是黑皮膚,你是白皮膚。我是東方人,你是西方人。我們有什麼共同點?」

我不必苦思就能回答,母親從小教導我的道理在我心裡迴響。

我毫不遲疑地答道:「我覺得你是我的兄弟。我們都是同一位造物主創造出來的,我們是人類大家庭裡的一份子。」

我的印度兄弟往後靠在椅背上,歎道:「我也是這麼覺得!」

從這一刻起,我們的談話開始涉及私事,就像是我們打開了新的境界,有了新的了解。

普拉凡說起早年的生活。

「我在加爾各答長大。」他說。「在最貧苦的地方,我的家庭透過教育和辛苦工作,終於脫離貧困。」他頓了頓,接著往下說。「我母親教了我很多,最重要的是一個古印度字彙。」

我一聽就坐直了。

「西方的說法可能是慈善。」普拉凡接著說。「不過我想你會發現這個字的意思更具深度。」

還有哪個字能比慈善更具深度?我在心裡思忖。

他特意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說,幾乎帶著虔敬,宛如揭露某個神聖的祕密。


「這個字就是真善(genshai),」他說。「意思是待人時,絕對不要讓別人自覺渺小。」

我掏出皮面日記,寫下這個卓越的字,以及這位新朋友教我的定義。

普拉凡繼續說:「小時候,家裡就教我們看別人、碰別人、稱呼別人時,絕不可以讓他們覺得渺小。如果我上街遇見了乞丐,隨便丟給他一枚硬幣,我就沒有做到真善。可是如果我跪下來,直視他的眼睛,把錢放在他手裡,那這枚硬幣就是愛。這時候,而且也只有這時候,在我表現了毫無條件、純粹的兄弟之愛以後,我才真正做到了真善。」

我坐在那裡,啞口無言,背脊一陣陣地打冷顫,咀嚼著我剛才聽見的話裡蘊藏的力量。

「凱文,你真的是偉人。」我的東道主聲明,朝我揮動雙手。「可是你卻不願意在我的偉人錄上簽名。你做出那個決定的當下,就把自己看小了。真善的意思是絕不要讓別人覺得很渺小──而你自己也包括在裡面!」

他歇口氣,又懇切地說:「答應我一件事,凱文。答應我,再也不會讓自己覺得渺小,你願意給我這個面子嗎?」

我覺得謙卑佩服。

「好,普拉凡,我答應你,我答應。」

普拉凡燦爛的笑臉上似乎跳動著「大功告成」這句話。他往後一靠,一張嘴裂到了耳朵。


(文章節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改變的力量》: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4674)



 


Ginger: 我在這個故事裡學到了一個好棒的字,這個字就是「真善(genshai)」。


真善的意思是待人時,絕對不要讓別人自覺渺小。而這個人也包括我們自己。


好美的一個字,我自己不斷的重複念著這個字,很高興我看到了它。


(不好意思文章有些長,因為真的很想與大家分享這本書與這個故事!)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