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饗宴:海明威巴黎回憶錄


 


前幾天寫下了與外子的兩人約會,雖然老夫老妻的約會實在太過實際,


但我卻因與他聊到電影「午夜巴黎」而對此約會多了些浪漫想像。


 


而這部電影,又帶領著我往不一樣的文藝國度前進!!


男主角從2011年代回到了1920年代,


在那兒遇到了當時從美國與妻子來到巴黎生活的海明威,


海明威在電影中給了男主角許多文章與寫作的想法與建議(劇中男主角是編劇,但很熱愛寫小說),


海明威也帶著男主角認識許多20年代在法國巴黎一起聚集聊天討論的許多作家們。


我喜歡海明威自己說的,這是一段很窮、但很快樂的日子。


 


請容許這幾天的我,想要當個浪漫如孩子的我。


現在,我的手邊正拿著海明威的書「流動的饗宴-海明威巴黎回憶錄」,


正細細讀著呢。。。


 


 


今早看到這一片段,


彷彿我正和海明威同桌喝著咖啡,


他看我很心急,心思沒有靜下來,


喝著咖啡心裡卻想著別的事情。


 


 


雖然我不是跟他一樣的文藝青年,


但他卻把我當作他的朋友一般招呼我,


他不點破我的心事,而是輕輕的告訴我他在創作時自己的心情。


 


 


「別著急。


以前你能寫,現在也同樣能寫下去。


目前能做的,就是寫出一句真實的句子,


把你所知道的最真實的句子寫下來。」


這樣一想,我就能寫出一句真實的句子,接著往下寫。


這並不難,因為我所知道的,或見過的,或聽別人說過的真實句子總是有的。


如果開頭我寫得過於雕琢,或者像在介紹或推薦某種東西,


這時候,我會把那些花俏的修飾字眼剔除,


從第一句簡單、真實的敘述句子開始往下寫。


就在那頂樓房間裡,我決定要把我所知道的每一件事寫成一篇小說。


我一直如此嘗試著,這是嚴格而有益的寫作訓練。


就在那間屋子裡,我學會了在停筆以後直到第二天繼續寫作的這段時間裡,


完全不去想正在寫的東西。


我希望這樣一來,我的潛意識會開始運作,


同時我還能傾聽別人的談話、觀察一切。


我還希望能學點別的,我用閱讀來轉移心思,


不在自己的作品上打轉,以免喪失了寫作能力。


寫作順利的時候---這不僅是紀律,還得運氣好---我下樓的時候便感覺良好。


我可以自由自在,隨意逛逛巴黎了。


(文章引用自「流動的饗宴」P41)


 


 


海明威的文筆極為流暢浪漫,但他的寫作方法竟是如此真切且實在。


海明威用這樣子的話語鼓勵他自己,


而我彷彿也被鼓勵了一番。


我深呼吸著,也對自己說,


「別著急。


以前你能做到的,現在也同樣能繼續做下去


目前能做的,就是過著最真實的生活


把你所知道的最真實的生活過下去。」




 


P.S 也把此文獻給在身旁不斷寫作創作的格友們喔,你們都是最棒的  ^^


 


 


流動的饗宴」內容介紹: (以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品嚐原汁原味的巴黎「河左岸」,唯有加入海明威這席「流動的饗宴」,
踏過他的足跡,哈錢、扯淡、賭馬、忍飢、啃舊書攤、泡咖啡館……


《瀑布上的房子:追尋建築大師萊特的腳印》、《花.骨頭.泥磚屋》作者 成寒
以溫潤柔煦的譯筆、豐美的圖片,讓上世紀文豪眼中的巴黎乍現眼前。


如果你夠幸運,
在年輕時待過巴黎,
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
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一九五○年 海明威致友人


  1957年秋天,海明威在古巴開始動筆寫這本書,關於1921年至1926年他和第一任妻子在巴黎的那段歲月:初嚐作家生涯、窩咖啡館寫作、與文友扯淡、賭馬、忍飢受餓、逛塞納河畔舊書攤、在莎士比亞書店借書,與費滋傑羅邂逅並和喬伊斯、龐德等人擦身而過……巴黎的生活永遠寫不完,因為巴黎總是值得眷戀。這裡寫的是早年的巴黎,當海明威很窮、但很快樂的那段日子。

  在台灣,許多讀者把《流動的饗宴》當作巴黎的深度旅遊書,帶這本書去巴黎。海明威當年所寫的場景,而今已是巴黎的地標,所交往的藝文人士多已成為世界要角。書中的場景不僅是海明威的回憶,亦是許多到過巴黎的人難忘的回憶;而還沒去過巴黎的人,嚮往著追尋海明威的足跡。這是一本令全世界書迷一讀再讀的散文回憶錄。


作者簡介

海明威

  1899年7月21日誕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郊外的橡樹園,兄弟姊妹共有六人,他排行老二,為長子。1961年7月2日自殺身亡。代表作包括《我們的時代》、《旭日依舊東升》、《戰地春夢》、《勝者一無所得》、《非洲青山》、《雪山盟》、《猶有似無》、《戰地鐘聲》、《老人與海》,以及唯一的劇本《第五縱隊》。

1952年以《老人與海》得普立茲獎,1954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