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一死,死去的人都到哪裡了呢?
是在我們的世界遙不可及之處,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吧!
如果只有一次機會可以見到死去的人,你最想再見一面的人....是誰?
這個禮拜看了電影《使者》,看完之後有很多的感動在內心醞釀著,
到圖書館也把原著小說借回來看,在原著小說與電影的相互激盪下,
讓我入戲很深,非常佩服原著作著辻村深月小姐的巧妙安排,
而改編的電影也毫不遜色,看完後感到能夠活著是如此的可貴,
更覺得不要讓生命有遺憾,既然來到此生,就要更勇敢的活著!
《使者》是日本女性作家辻村深月Mizuki Tsujimura創作的小說。
「使者」是生者與死者的「中間人」,
專門接受在世者的委託,召喚已逝的人見面,
不過,一生僅限一次,僅此一晚……
高中生步美從奶奶手中接下「使者」的工作,
給予委託者和死者「 不可能的」第二次機會,
有任何的疑問和思念,都能藉由這場會面得到解答和釋放。
四名委託人,加上一位使者,
五個因為「不可能」而發生的故事,看到錯縱複雜的人性和情感……
使者有三個規則:
一、委託者一輩子只能見一次死者,一人為限。
二、死者也只能見一位生者,但無法由死者方發出委託。
三、見面日是滿月的夜晚,只有到天明這段時間。
書中一共有五段「使者」與委託人的故事;
「使者」實踐委託人的願望,委託人與期望相見的人重逢,
雖然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使者」替委託人實踐願望,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也讓委託人的心靈上得到了慰藉。
第一篇故事〈偶像的心得〉(這一篇故事電影版省略),
平瀨愛美是當紅偶像水城沙織的粉絲,
覺得自己的存在可有可無,唯有螢幕上的沙織是她存在的勇氣與意義,
當她知道偶像猝死後,她找到使者,想把唯一的一次見面機會用在沙織身上,
但往生的沙織是大明星,應該有更多想會面的人,
沒想到沙織居然也將自己唯一的機會給了粉絲平瀨,
是什麼理由把這唯一的會面給單純的粉絲?
第二篇故事〈長男的心得〉,
一家之主請求使者想要見兩年前因病過世的母親,
原因是長男想把家裡的一塊土地賣掉,但卻找不到地契,
所以想要詢問母親地契在哪裡?
長男對使者的角色一開始是嗤之以鼻,
壓根不相信這個年輕人能幫自己和已病逝的母親見面。
然而在見到母親後,母親戳破長男的話,
因為母親知道長男真正想見她的原因不是要賣地。
第三篇故事〈摯友的心得〉,高中女學生嵐和御園是無話不談的知心好友,
但是,當因比賽選角的利害關係在這兩人之中產生時,
猜忌、誤會、妒忌....波濤洶湧的情緒讓友情產生無法彌補的裂痕,
御園在平時與好友嵐一起騎腳踏車到學校的路途中遇到意外,
而前一晚嵐才在那條路上一旁路邊的水龍頭打開讓路面的水因結冰而濕滑,
是因為嵐的這個舉動導致了御園的死嗎?
嵐想要確認這件事而找到使者想見御園,而御園也願意把這唯一的機會給嵐,
這一段故事的結局安排緊湊且情緒高張,
作者細微且高明的刻劃人性,最後高潮的結局讓人佩服與驚嘆。
第四篇故事〈等候者的心得〉,敘述著一位上班族土谷先生,
在七年前未婚妻輝梨小姐在他求婚之後便失蹤了,
身旁友人都覺得他是被詐騙了,但這七年來他還是等待著未婚妻回來....
他請使者找尋他的未婚妻,換來的卻是未婚妻在七年前已過世的消息。
兩人見面的這一段讓人感受到愛情的甜美與生死永別的苦澀,
到底為什麼未婚妻會不告而別? 為什麼就這樣子天人永隔?
第五篇故事〈使者的心得〉,
是敘述高中生步美跟隨奶奶學習如何當一位使者的故事。
對於從小就父母雙亡的高中生步美來說,
沒想到最愛他的奶奶的「副業」竟然如此詭異的使者工作,
而且奶奶竟然要他接手這樣的工作?
他的心中充滿疑問:
那些委託人和死者見面後,真的就能夠獲得救贖,改變自己嗎?
步美在祖母的帶領之下,努力學習做好「使者」一職,
儘管懷著滿腹疑問,
仍在每回生者與亡者相會的時刻,為週遭的人獲得救贖而倍感欣慰。
在經歷了一次次的「任務」以後,步美才逐漸了解,
沒有形體的感情,比任何東西都要真實,
也唯有解開心中的懸念,人生才能繼續下去!
於是他終於有了勇氣,去探究父母當年隱晦不明的死因.....
第五篇故事與前面四個故事相互輝映,五個故事,五款思念,五種人生滋味,
也許有慶幸、有哀傷、也有欣喜、也有遺憾,
但讀完故事後的我,一邊用衛生紙擦著眼淚,一邊又感到療癒了自己的心靈,
對於這位作者的故事安排與巧思,文字用詞也相當易讀且優美,
是一本非常精采的書與改編電影。
最後想要與大家分享在《使者》電影版最後奶奶口述的一首詩,
奶奶把使者這個角色的能力給孫子步美,有傳承的意味,
而詩中所表達的情感,也讓我深深感動,
最後由奶奶用口述的方式念出這首詩,
對照書中(影片中)的生死故事,讓人感動萬分!
世界上最厲害的本事是什麼?
是以愉悅的心情老去,
是在想工作的時候,能選擇休息,
是在想說話的時候,保持沉默,
是在失望的時候,又燃起希望。
順從且平靜地,背負起自己的十字架,
看見年輕人精神抖擻地,走在神所賦予的道路上,不羨也不妒。
與其想為別人做些什麼,不如誠懇的接受他人的好意,
當身體不聽使喚,再不能為他人做點什麼時,那就做個親切和藹的人。
年老的重擔是神的恩賜,蒼老的心靈,將迎來最終的磨鍊,
一切只為奔赴真正的故里。
---電影《使者》最後片段老奶奶口述的詩
看完電影及書後,我也問自己,
「如果只有一次機會,你最想再見一面的人....是誰?」
(圖片來源: 博客來網路書店,開眼電影網)